我国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影响研究的主要进展

被引:5
作者
贾瑞亮 [1 ]
周金龙 [1 ,2 ]
李巧 [1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下水;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推动我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的深入研究,列举了关于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方法,包括包气带和含水层环境示踪技术,研究地下水及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综述了我国华北地区(北京市、滹沱河流域、海河流域、滦河下游地区、黄淮海平原、临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黄河下游地区、大同盆地、北方岩溶泉域)、西北地区(塔里木下游地区、三工河流域、阿克苏河绿洲、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河西走廊、巴丹吉林沙漠)和东北地区(吉林中部平原地区、三江平原)等典型区域气候变化(气温、降水、蒸发)对地下水水位、补给量与排泄量(泉流量、开采量)、水化学成分、水温、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提出了气候变化条件下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若干对策,包括减缓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对未来地下水资源产生不利影响,定量化研究气候变化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高新技术开展地下水资源脆弱性的研究,充分利用灌区地下含水层的调蓄作用,通过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利用控制水盐平衡、涵养地下水源,节约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利用环境示踪剂研究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补给强度及其变化.[D].刘君.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 07
[2]  
新疆三工河流域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响应研究.[D].杨余辉.新疆师范大学.2005, 11
[3]   近50年来三江平原水循环过程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刘正茂 ;
夏广亮 ;
吕宪国 ;
陈志科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 9 (01) :68-74
[4]   北京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J].
杨忠山 ;
窦艳兵 ;
王志强 .
中国水利, 2010, (19) :52-54
[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滦河下游地区水资源变化影响分析附视频 [J].
王庆平 ;
刘金艳 .
中国水利, 2010, (15) :41-44
[6]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 [J].
高占义 .
中国水利, 2010, (08) :8-8
[7]   1957—2006年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J].
刘洪兰 ;
白虎志 ;
张俊国 ;
许爱琴 .
冰川冻土, 2010, (01) :183-188
[8]   气候异常对临汾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J].
王业耀 ;
白利平 ;
王金生 .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1168-1174
[9]   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埋深对气候变化响应 [J].
谢正辉 ;
梁妙玲 ;
袁星 ;
陈锋 ;
刘春蓁 ;
刘志雨 .
水文, 2009, 29 (01) :30-35
[10]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J].
张文化 ;
魏晓妹 ;
李彦刚 .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1) :1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