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方式在科技工作者职业倦怠及压力知觉中的中介效应

被引:7
作者
郭冰心 [1 ]
汪永光 [2 ]
王义强 [2 ]
赵国秋 [3 ]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
[2] 安徽医科大学杭州精神卫生临床学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
[3]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职业倦怠; 应对方式; 中介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 [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了解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现状,探讨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和职业倦怠中的中介效应。方法分别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压力知觉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浙江省2 730名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压力知觉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职业倦怠问卷中总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因子分分别为(1.90±0.94)、(1.38±0.94)、(2.42±1.17)分,压力知觉总分为(41.06±16.85)分,应对方式问卷中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因子分分别为(33.97±6.75)和(24.63±6.31)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因子分在压力知觉总分和情绪衰竭因子分以及压力知觉总分和玩世不恭因子分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值分别为0.15、0.17,0.30、0.20,在压力知觉总分和成就感低落因子分之间均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其占总效用的比值分别为0.99和0.50。结论应对方式在浙江省科技工作者压力知觉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中介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63 / 8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JOB BURNOUT.[J].Christina Maslach;Wilmar B. Schaufeli;Michael P. Leiter.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 1
[2]   科技工作者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水平与心理健康状态间的中介效应 [J].
阚博 ;
丁瑛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4, 23 (06) :546-549
[3]   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 [J].
陈树 ;
马娟 ;
朱金富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28 (04) :293-297
[4]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 [J].
谢家玲 ;
尹学琼 ;
李蓉 ;
陈科 ;
刘红 ;
刘世华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8) :1198-1200
[5]   科技工作者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J].
石长慧 ;
黄莎琳 ;
张文霞 .
中国科技论坛, 2013, (01) :132-138
[6]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 [J].
王玲凤 .
中国特殊教育, 2010, (01) :55-59
[7]   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J].
袁锦芳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5) :547-549
[8]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关系 [J].
唐芳贵 ;
彭艳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8, (08) :930-932
[9]   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分析 [J].
王惠 ;
张宁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4) :397-399
[10]   银川市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杨惠芳 ;
朱玲勤 ;
杨彦诏 ;
刘翠娟 ;
张海宏 .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01) :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