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骨密度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刘崇静
孙积惠
杨晋才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骨科!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诊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6.8 [外科、骨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受检区域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值的差异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诊断的影响。方法回顾在我院进行 BMD检查的 1233例患者,男 414例,女 819例;年龄20-89岁;除外内分泌、肿瘤等疾病及皮质激素治疗史人群。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腰椎、髓部及全身进行扫描,测量不同部位的BMD值,采用计算机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进行均数 t检验。结果 L1~2 BMD值比 L2-4低,尤以 40岁以上的女性明显(P<0. 01),髓部BMD值以Ward三角处最低(P<0. 01)。结论腰椎退行性变的干扰影响椎体BMD值的真实性,髋部Ward三角处 BMD值的低下,反映该处骨小梁结构薄弱。 OP的诊断应参考受检区域不同部位的 BMD值,至少进行两个区域的BMD检查对OP的诊断才有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23 / 7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