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容山花岗岩套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7
作者
于津生 [1 ]
桂训唐 [1 ]
袁超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关键词
Pb、Sr、Nd、O和H同位素; 物质来源; 形成条件; 大容山花岗岩套; 广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Pb、Sr、Nd 和O同位素的共同制约表明大容山花岗岩套的源区物质是上地壳岩石, 至少经历过两阶段的演化, 其μ值的主要变化范围为10 ~10-2, 地壳存留年龄为1 100~1 500 Ma。Sr- O 同位素体系表明浦北和台马岩体的物质来源均一化程度高, 在成岩阶段及其以后基本保持封闭; 而旧州岩体是两种硅铝物质混合重熔的产物, 并未达到充分的均一化。δD- H2O 体系表明大容山花岗岩套各岩体的主要形成方式是结晶分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广西大容山─十万大山岩带紫苏辉石董青石花岗岩套矿物学研究 [J].
汪绍年 .
南方自然资源, 1995, (01) :1-13
[2]   同一花岗岩套不同定位深度岩石中的长石特征及其意义 [J].
汪绍年 .
南方自然资源, 1992, (03) :23-32
[3]   广西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岩基地质年代表 [J].
罗修泉 ;
廖庆康 ;
梁廷苞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2, (01) :31-42
[4]   广西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岩基形成时代 [J].
廖庆康 .
南方自然资源, 1991, (04) :59-68
[5]   中国某些花岗岩的Sr-O同位素体系 [J].
于津生 ;
桂训唐 ;
黄琳 ;
李献华 ;
胡瑞忠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 (07) :738-746
[6]   广西大容山花岗岩带中过铝质花岗岩岩体的定位条件 [J].
王庆权 ;
王联魁 .
岩石学报, 1990, (02) :72-79
[7]   广西大容山过铝花岗岩带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J].
王庆权 ;
王联魁 .
地球化学, 1989, (04) :287-296
[8]  
中国某些花岗岩δD与H2O的关系[J]. 于津生,虞福基,覃振蔚.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04)
[9]   大容山花岗岩带中石榴子石、堇青石的成因研究 [J].
王庆权 ;
王联魁 .
矿物学报, 1989, (01) :42-50+102
[10]   广西大容山过铝花岗岩复式岩基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黄琳 .
地球化学, 1988, (01) :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