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桩墩结构振动台试验及地震响应预测分析

被引:5
作者
柳春光 [1 ,2 ]
孙国帅 [1 ]
张士博 [1 ]
韩亮 [1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工程抗震研究所
[2] 大连理工大学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预测; 水下桩墩结构; 试验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42.55 [];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动力模型试验是研究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重要方法,而神经网络技术对非线性系统具有很好的辨识和预测功能.为了分析地震动作用下动水压力对结构的影响及探索神经网络应用于地震响应预测分析的可能性,进行了水下桩墩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及其仿真预测,衡量了水下桩墩结构的地震响应和动力特性.首先,介绍了相似律的选取、模型制作、试验现象及试验结果分析;然后,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功能,对模型试件的地震响应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研究;最后,分析试验结果及预测误差.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周围水体的存在改变了结构的地震响应及动力特性;训练有素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用于结构的地震响应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桩—土—桥梁结构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拟试验研究.[D].魏春莉.重庆交通大学.2008, 10
[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村镇砖砌体结构震害预测研究 [J].
陈大川 ;
李华辉 ;
欧阳攀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0, 30 (03) :102-107
[3]   可液化场地桥梁群桩-独柱墩结构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J].
唐亮 ;
凌贤长 ;
徐鹏举 ;
高霞 ;
王东升 .
土木工程学报, 2009, 42 (11) :102-108
[4]   汶川地震桥梁震害的特征 [J].
李鸿晶 ;
陆鸣 ;
温增平 ;
罗韧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1) :24-29
[5]   基于位移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Ⅱ):振动台试验 [J].
艾庆华 ;
李宏男 ;
王东升 ;
孟庆利 ;
司炳君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8, (03) :39-46
[6]   桥墩地震动水效应的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 [J].
赖伟 ;
王君杰 ;
韦晓 ;
胡世德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6, (06) :164-171
[7]   递归神经网络在堆石坝地震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J].
韩敏 ;
史志伟 .
系统仿真学报, 2005, (10) :226-229+233
[8]   神经网络对结构地震反应的预测及试验研究 [J].
徐赵东 ;
沈亚鹏 ;
郭迎庆 .
振动与冲击, 2003, (02) :10-13+99
[9]   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的相似技巧 [J].
林皋 ;
朱彤 ;
林蓓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0, (01) :1-8
[10]   现代化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若干问题 [J].
范立础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14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