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规模时空演化及机制

被引:8
作者
丁悦 [1 ,2 ]
杨振山 [2 ]
蔡建明 [2 ]
王兰英 [3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6] 不详
关键词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规模; 规模等级体系; 空间格局;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借助SPSS 16.0和Arc GIS 10.0软件,分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经济规模与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东多西少、东密西疏、沿长江和沿海呈"π字型"密集分布是国家级经开区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2)全国范围看,国家级经开区经济规模在城市间和三大区域间的差异持续减小,但区域内部差异增减变化的情况不一。(3)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的绝对经济规模体系由"倒梨型"发展为"纺锤型",但规模等级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稳定;相对经济规模等级体系呈现为中部不断变粗的"纺锤型",极高和极低区在空间上发生东西倒置。(4)国家级经开区规模等级体系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区域发展的均衡程度在不断提高。(5)区位、开发区所处发展阶段、城市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区域政策和全国性产业转移是近年来影响国家级经开区经济规模的主要因素。(6)未来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经开区将迅速发展,引起经济规模空间分异格局的相应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107 +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