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大气海洋对东北亚冷夏形成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郭家林
陈莉
李帅
机构
[1] 哈尔滨市气象局
[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黑龙江哈尔滨
[3] 黑龙江哈尔滨
[4] 北京
关键词
东北亚冷夏; 西北太平洋; 海温; ElNino; 大气环流; 海表热通量;
D O I
10.13577/j.jnd.2004.0208
中图分类号
P429 [气象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对东北亚夏季气温场与全球海温场的SVD分析,得出东北亚冷夏的产生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普查120a来东北亚冷夏年西北太平洋海温距平状况,发现该区域93%为负距平。对1881-1999年西北太平洋海温指数NWP及Nino3.4序列与东北亚夏季气温序列的相关分析得出,西北太平洋海温与东北亚冷夏的关系较ElNino与之的关系要直接得多。从西北太平洋影响东北亚夏季气温的机理来看,西北太平洋海洋与大气环流共同对东北亚夏季气温产生着影响,当夏季西北太平洋吸收的短波辐射较少,海温距平为负,向大气释放的潜热通量较少,而500hPa位势高度场偏低时,东北亚发生冷夏的可能性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北亚冷夏的年代际变化 [J].
陈莉 ;
朱锦红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2) :241-253+324
[2]   印度洋海气热通量交换研究 [J].
周天军 ;
张学洪 .
大气科学, 2002, (02) :161-170
[3]   恢复近百年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试验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热带气象学报, 2000, (02) :148-154
[4]   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 [J].
王绍武 ;
龚道溢 .
气象, 1999, (01) :10-14
[5]   冬季北太平洋海表热通量异常和海气相互作用——基于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长期积分的诊断分析 [J].
张学洪 ;
俞永强 ;
刘辉 .
大气科学, 1998, (04) :129-139
[6]   持续性东北冷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特征 [J].
王敬方 ;
吴国雄 .
大气科学, 1997, (05)
[7]   东北地区作物冷害的研究 [J].
孙玉亭 ;
王书裕 ;
杨永岐 .
气象学报, 1983, (03) :313-321
[8]   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的气候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丁士晟 .
气象学报, 1980, (03) :23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