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木耳菌糠的5种前处理对水稻育苗基质性质及稻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刘斌
韩亚男
袁旭峰
朱万斌
王小芬
崔宗均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菌糠;
水稻;
堆肥腐熟;
前处理;
无土栽培基质;
水稻立枯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以未经处理的木耳菌糠作水稻育秧基质存在腐熟度严重不足的问题,采用5种不同的前处理,探明针对基质性质和秧苗生长情况最优的处理方式,为农业废弃物作水稻育秧基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糠生材料(T1)、堆腐发酵(T2)、加10%猪粪堆腐发酵(T3)、蒸汽灭菌(T4)、干热灭菌(T5)等5种处理方式,以土壤为对照,并模拟东北地区春季气候条件,进行温室水稻育秧试验。综合分析各处理基质容重、孔隙度(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养分(总氮、总磷、总钾、有机质含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苗期立枯病发生情况(离乳期的发病面积和病斑数量)和稻苗生长状况(苗龄30 d后,水稻秧苗的农艺性状,包括叶龄、单株根数、株高、茎粗、SPAD值、百株干鲜重)等指标,并采用单位容积营养元素含量的计算方法替代传统的质量比,来比较5种处理间差异。【结果】经处理后,基质的容重均达到理想基质要求;与生材料T1相比,T2和T3总孔隙和持水孔隙度均明显上升,T4和T5孔隙度有所下降。单位容积营养元素含量,全氮以T3最高(3.0×10-3 g·cm-3),其他处理全氮为1.6×10-3—1.8×10-3 g·cm-3;全磷为4.0×10-4—6.0×10-4 g·cm-3,全钾含量以T2最高(1.4×10-3 g·cm-3),其他处理全钾为7.0×10-4—9.0×10-4 g·cm-3;总有机质含量均为6.6×10-2—8.0×10-2 g·cm-3;碱解氮含量以T3最高(2.1×10-4 g·cm-3),其他处理为0.9×10-4—1.2×10-4 g·cm-3;速效磷含量均为3.3×10-5—5.0×10-5 g·cm-3;速效钾含量均为0.6×10-4—1.2×10-4 g·cm-3;另外,通过计算不同处理育秧基质的C/N显示,仅添加猪粪发酵的T3处理在20以下。水稻立枯病发生情况,综合分析离乳期病斑数目和发病面积,得出T1发病率为30.53%,T5发病率为3.27%,T2和T4发病率均为1.09%,而T3未出现立枯病。30 d龄稻苗,株高在12—14 cm,茎粗在0.21—0.23 cm,三叶期叶片总SPAD值为25—35,T3处理在此三方面均表现最好;百株鲜重范围在14.50—16.00 g,百株干重为3.15—3.75 g,最大为T2和T3处理;根冠比最大值为T2和T3(0.30),最小值为T5(0.22),5组处理全株干鲜比均在0.20—0.23。【结论】前处理并不显著影响木耳菌糠等材料的养分含量,其主要由构成基质材料的本身性质决定;堆制腐熟发酵的前处理方式在基质性质和秧苗生长情况上都表现很好,且减轻立枯病的效果明显,尤其是添加10%猪粪堆腐发酵表现最优,是今后利用农业废弃物开发水稻无土育秧基质值得推广的前处理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098 / 310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