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弓状核儿茶酚胺能神经支配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2
作者
朱长庚
刘庆莹
汪键
彭宣林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脑研究室
关键词
下丘脑弓状核; 6-羟多巴胺; 神经溃变; 多巴胺; 突触;
D O I
10.16098/j.issn.0529-1356.1989.04.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6-OHDA 注入大鼠第三脑室,24小时后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下丘脑弓状核内溃变的 CA 能神经元。结果表明:在弓状核内有大量溃变终末,其特征为:轴浆电子密度增高,突触囊泡及线粒体崩解,致密小体形成及多房形溃变图象。大多数溃变终末均不同程度地被胶质细胞突起所围绕。部分弓状核神经元核周质也出现溃变迹象(粗面内质网减少、线粒体变性及致密小体形成等)。溃变的 CA 能神经终末可形成轴树、轴体、轴轴及轴突-伸长细胞突触联系。上述溃变图象符合 DA 能神经的化学损毁表现,故作者认为这些溃变的终末主要属于 DA 能纤维。它们通过多种突触机制调节和影响下丘脑弓状核的功能。弓状核的 DA 能神经支配可能来自下丘脑本身的 A12、A14或 A15细胞群。
引用
收藏
页码:373 / 376+455 +455-4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弓状核和正中隆起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机能意义 [J].
朱长庚 ;
邓德忠 ;
卢金活 ;
刘庆莹 .
解剖学报, 1985, (02) :137-141+226
[2]  
The glyoxylic acid fluorescence histochemical method: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methodology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central catecholamine neurons[J] . Histochemistry . 197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