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被引:181
作者
张昌民
尹太举
朱永进
柯兰梅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浅水湖盆三角洲; 沉积模式; 分流砂坝; 分支河道; 砂体形态;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0.05.006
中图分类号
P512.2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浅水湖盆三角洲与一般三角洲具有明显的差异,为弄清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砂体分布规律,以现代沉积、地震属性反演和密井网区解剖,确定了两种特征截然不同的浅水湖盆三角洲,即枝状的分流河道型三角洲和连片的分流砂坝型三角洲(现代洞庭湖和鄱阳湖、尕斯N1—N21油田、BZ28和BZ26区块三维地震属性)。枝状三角洲骨架砂体发育的主体为天然堤,三角洲呈现出明显的树枝状,各朵体分散、朵体间不连接或通过决口水道连接。三角洲整体上不具备广阔的平原相带,呈现出窄条状的特征。分流砂坝型三角洲发育的主体是分流砂坝,砂呈现朵状、坨状,朵体发育集中,基本上呈现片状分布,在各朵体之间部位会发育分流间湾沉积,但常常因朵体增长而被填充,最终常表现为浅水沼泽。
引用
收藏
页码:933 / 94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渤海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与大型油气田勘探 [J].
朱伟林 ;
李建平 ;
周心怀 ;
郭永华 .
沉积学报, 2008, (04) :575-582
[2]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 [J].
邹才能 ;
赵文智 ;
张兴阳 ;
罗平 ;
王岚 ;
刘柳红 ;
薛叔浩 ;
袁选俊 ;
朱如凯 ;
陶士振 .
地质学报, 2008, (06) :813-825
[3]   末端扇——在中国被忽略的一种沉积作用类型 [J].
张金亮 ;
戴朝强 ;
张晓华 .
地质论评, 2007, (02) :170-179
[4]   松辽大型浅水湖盆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前缘相储层结构模型 [J].
吕晓光 ;
李长山 ;
蔡希源 ;
李伯虎 ;
赵翰卿 .
沉积学报, 1999, (04) :75-80
[5]   地形、气候与湖面波动对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北部东区葡萄花油层为例 [J].
楼章华 ;
兰翔 ;
卢庆梅 ;
蔡希源 .
地质学报, 1999, (01) :83-92
[6]   湖平面升降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态的影响 [J].
楼章华 ;
卢庆梅 ;
蔡希源 ;
董百万 ;
张立庆 .
沉积学报, 1998, (04) :27-31
[7]   一种广盆式浅水湖泊沉积特点 [J].
王生朗 .
断块油气田, 1998, (01) :9-12
[8]   西北地区侏罗系的三角洲沉积 [J].
李文厚 ;
周立发 ;
赵文智 ;
薛良清 .
地质论评, 1998, (01) :63-70
[9]   沉积盆地的动力学分析──盆地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向 [J].
李思田 .
地学前缘, 1995, (03) :1-8
[10]   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储层特征 [J].
姚光庆 ;
马正 ;
赵彦超 ;
王岫云 .
石油学报, 1995, (01) :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