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低温对两种热带树苗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蔡志全
曹坤芳
冯玉龙
冯志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云南勐腊
[3] 云南勐腊
关键词
藤黄和团花幼苗; 夜间低温; 活性氧代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 [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3d的夜间低温 (4℃ )处理和恢复 3d后 ,对人工模拟林下光环境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层树种藤黄 (Garcinia hanburyi)和上层树种团花 (Anthocephalus chinensis)幼苗叶片中O-·2 、H2 O2 、保护酶 (SOD,CAT,APX)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 ,2种幼苗叶片 H2 O2 、MDA含量和 O-·2 产生速率上升 ,藤黄的保护酶活性也上升 ,但团花的保护酶 (SOD、CAT)活性在第 2天有所下降。低温消除后 ,藤黄的活性氧和 MDA含量有所减少 ,团花变化不明显。这表明 ,热带上层树种团花和中层树种藤黄是以不同的方式响应低温 ,上层树种比中层树种受低温的伤害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低温胁迫下红松幼苗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的变化 [J].
李晶 ;
阎秀峰 ;
祖元刚 .
植物学报, 2000, (02) :148-152
[2]   高温对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J].
马德华 ;
庞金安 ;
霍振荣 ;
李淑菊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1) :141-144
[3]   紫外线B对水稻叶组织中活性氧代谢及膜系统的影响 [J].
晏斌,戴秋杰 .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04) :373-378
[4]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的探讨 [J].
沈文飚 ;
徐朗莱 ;
叶茂炳 ;
张荣铣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03) :203-205
[5]   干旱及活性氧引起小麦膜脂过氧化与脱酯化 [J].
吕庆 ;
郑荣梁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6, (01) :26-30
[6]   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中叶绿素降解的活性氧损伤作用 [J].
蒋明义 ;
杨文英 ;
徐江 ;
陈巧云 .
植物学报, 1994, (04) :289-295
[7]   低温光照下与黄瓜子叶叶绿素降低有关的酶促反应 [J].
曾韶西 ;
王以柔 ;
刘鸿先 .
植物生理学报, 1991, (02) :177-182
[8]   植物的超氧物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定量关系 [J].
王爱国 ;
罗广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6) :55-57
[9]   红松苗、大幼树越冬期间的PSⅡ电子传递活性与超氧物歧化酶变化的研究 [J].
陶大立 ;
靳月华 ;
杜英君 .
林业科学, 1990, (04) :289-293
[10]   衰老叶片和叶绿体中H2O2的累积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J].
林植芳 ;
李双顺 ;
林桂珠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报, 1988, (01)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