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分异

被引:41
作者
梁威
刘满凤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创新驱动战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 耦合协调; 时空分异;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4.015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当前我国面临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双重任务,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可行之路。在分析两类产业耦合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测算了2004—2013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不含西藏)两类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2004—2013年我国两类产业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升幅较小,地域分布保持了"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东部地区协调度最高,于2011年率先进入高度协调阶段;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协调度较低,处于中度协调阶段。多数省份协调度低的原因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滞后于传统产业。未来我国需要通过促进传统产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健全产业创新体系和提高区域产业关联度等措施促进两类产业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东北地区城市效率与开发程度的时空耦合 [J].
刘贺贺 ;
杨青山 ;
陈长瑶 .
经济地理, 2015, 35 (10) :64-72
[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省际空间计量模型的经验分析 [J].
李少林 .
财经问题研究, 2015, (02) :25-32
[4]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动因、机理与路径 [J].
程贵孙 ;
乔巍然 ;
黎倩 .
经济体制改革, 2014, (06) :107-110
[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及其演化规律研究——基于英美主导产业回溯的案例研究 [J].
王少永 ;
霍国庆 ;
孙皓 ;
杨阳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11) :1630-1638
[6]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界定:一个文献综述 [J].
孙国民 .
科学管理研究, 2014, 32 (02) :43-46
[7]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8个大类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吕岩威 ;
孙慧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11) :137-146
[8]   传统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路径与模型 [J].
熊勇清 ;
余意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09) :107-115
[9]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基于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与纺织业的实证分析 [J].
张倩男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12) :63-66
[10]   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研究 [J].
杨松茂 ;
任燕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3, 28 (03) :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