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如何形塑制度:对温岭民主恳谈会演进历程的一种解释

被引:11
作者
郎友兴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民主恳谈会; 参与式预算; 协商民主;
D O I
10.16223/j.cnki.cn61-1456/c.2016.01.005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显然地,温岭民主恳谈会是一种新的并且切合发展方向的治理机制。本文旨在以温岭民主恳谈会为案例,探讨思想观念与制度创新、演变之间的逻辑及背后的机制。具体说来,就是探讨创制这种新治理背后的"观念"因素,即伴随温岭民主恳谈会演进主要有哪些观念,而这些观念又是通过何种方式、何种力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温岭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进程。此外,本文也讨论温岭为何能够通过这些观念的输入而形成民主恳谈会这样新治理机制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制度创新如何生成和演进?——对乡镇公推直选试验的进化论分析 [J].
马得勇 .
学海, 2015, (01) :153-163
[2]  
制度如何演进:进化论与制度变迁[J]. 奥赖恩·A·路易斯,斯文·斯坦默,王丽娜,马得勇.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02)
[3]   新媒体时代地方治理创新中的技术化倾向 [J].
陈星平 .
行政论坛, 2014, 21 (02) :56-59
[4]   中美地方治理技术差异性比较:基于信息、合作与市场化技术视角 [J].
戴昌桥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7 (06) :123-128
[5]   公民文化与民主治理机制的巩固和可持续性——以温岭民主恳谈会为例 [J].
郎友兴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2, 28 (02) :5-12
[6]   权力、观念与治理技术的接合:温岭“民主恳谈会”模式的生长机制 [J].
何俊志 .
南京社会科学 , 2010, (09) :49-56
[7]   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 [J].
唐世平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0, 27 (01) :84-107+5
[8]   温岭恳谈文化之生成逻辑与本质特征 [J].
朱圣明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1) :72-76
[9]   信息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双面性与非均衡性 [J].
肖滨 .
学术研究, 2009, (11) :31-36
[10]   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从米尔斯海默到杰维斯 [J].
唐世平 .
当代亚太, 2009, (05)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