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RAP标记分析油莎豆遗传多样性

被引:13
作者
赵永国
危文亮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油莎豆; SRAP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14份不同地理来源的油莎豆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基础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8对具有多态性的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7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共30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1.6%,平均每对引物组合的多态性条带为8.1条。UPGMA聚类分析表明,14个参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09至0.72之间,平均为0.37;材料8与材料9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72,二者具有较高的遗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油莎豆种质资源遗传基础较为丰富;有利于在不同地理区域间进行引种、利用以及品种培育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油脂油料供求、贸易、政策的现状与前景 [J].
王永刚 .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9, 34 (06) :11-13+22
[2]   油莎豆全成分分析 [J].
陈星 ;
陈滴 ;
刘蕾 .
食品科技, 2009, 34 (03) :165-168
[3]   我国发展能源油料作物的策略分析 [J].
危文亮 ;
金梦阳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8, (02) :260-263
[4]   燃料油植物油莎豆的综合利用与栽培 [J].
钱学射 ;
张卫明 ;
顾龚平 ;
张广伦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8, (03) :7-11
[5]   当前国内外油料食用植物油市场分析与展望 [J].
徐伟平 .
农业展望, 2008, (03) :10-12
[6]   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J].
王汉中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3) :347-349
[7]   利用SRAP、SSR和AFLP标记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 [J].
李媛媛 ;
沈金雄 ;
王同华 ;
傅廷栋 ;
马朝芝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6) :1118-1126
[8]   用SRAP标记分析中国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 [J].
文雁成 ;
王汉中 ;
沈金雄 ;
刘贵华 ;
张书芬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2) :246-256
[9]   新型标记SRAP在棉花F2分离群体及遗传多样性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J].
林忠旭 ;
张献龙 ;
聂以春 .
遗传学报, 2004, (06) :622-626
[10]   全球油脂油料供需形势分析 [J].
田煜 .
粮食与油脂, 2003, (11)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