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动力学法评价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生气潜力

被引:3
作者
王民 [1 ]
卢双舫 [1 ]
高松 [1 ]
李吉君 [1 ]
王乃军 [2 ]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2]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关键词
沥青; 生气量; 化学动力学;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0.01.01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西北部叠合盆地普遍存在沥青,而目前尚无沥青生气定量评价方法。针对这一问题,从沥青生气机理出发,将成功应用于有机质成油、成气及油成气生成量评价的化学动力学方法应用到沥青成气的评价中。建立了沥青成气及氯仿沥青"A"族组成成气动力学模型,并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为靶区,根据标定的动力学参数和靶区地热史进行地质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非烃成气进程相对较早,在埋深3 500 m左右转化率明显升高,其次为沥青质成气,饱和烃成气进程最晚,大约在埋深4 200 m处成气转化率显著升高。应用建立的模型计算研究区沥青砂生气结果显示,饱和烃成气、芳香烃成气、非烃成气和沥青质成气总量分别为8 160.68×108m3、6 573.21×108m3、9 719.3×108m3和5 926.82×108m3,累计生气总量达30 377.97×108m3。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破坏烃量定量研究.[J].姜振学;庞雄奇;刘洛夫;王显东;张俊;李宏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 S1
[2]   中国海相不同类型原油与沥青生气潜力研究 [J].
郑伦举 ;
秦建中 ;
张渠 ;
张志荣 .
地质学报, 2008, (03) :360-365
[3]   川东北固体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 [J].
王涌泉 ;
熊永强 ;
王彦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1) :76-80
[4]   卡塔克隆起中1井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J].
唐友军 ;
王铁冠 ;
钱一雄 .
沉积学报, 2007, (04) :640-645
[5]   南盘江盆地古油藏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赵孟军 ;
张水昌 ;
赵陵 ;
刘培初 .
地质学报, 2006, (06) :893-901+926
[6]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有效厚度的确定方法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王显东 ;
张俊 ;
李宏义 .
地质学报, 2006, (03) :418-423
[7]   未熟—低熟油生成机理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J].
卢双舫 ;
刘晓艳 ;
付晓泰 ;
冯亚丽 ;
王振平 ;
薛海涛 .
沉积学报, 2001, (01) :130-135
[8]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J].
刘洛夫 ;
赵建章 ;
张水昌 ;
方家虎 ;
肖中尧 .
石油学报, 2000, (06) :12-17+127
[9]   原油族组分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J].
卢双舫 ;
付晓泰 ;
陈昕 ;
曲佳燕 ;
薛尚义 .
地质学报, 1997, (04) :367-373
[10]  
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M].卢双舫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