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岩石渗透率估算模型的建立

被引:15
作者
廖明光
李士伦
付晓文
谈德辉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模拟模型; 估算; 绝对渗透率; 储集层; 毛细管压力; 双曲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毛管压力曲线表征了储层岩石孔喉大小和分布 ,对于孔隙性储层而言 ,岩石绝对渗透率主要取决于孔喉分布。通过对来自吐哈、辽河、胜利、四川德阳新场气田等油气田不同砂岩储层岩样 393个和陕甘宁中部气田及加拿大等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岩样 2 5 7个的压汞毛管压力数据的研究发现 ,双对数坐标下储层岩石毛管压力曲线呈明显的双曲线特征 ,且可用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 pd 和Sb 及孔喉几何因子 (Fg)三个参数唯一确定 ,双曲线的顶点代表了非润湿相在岩石系统中完全占据能有效控制流体流动的那部分有效孔隙空间时的状态 ;双曲线的位置形状参数或顶点参数决定了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大小。文中分别用位置形状参数和顶点参数成功建立了砂岩储层和孔隙性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绝对渗透率估算模型 ,并用大量实测数据验证了估算模型的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7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罗蛰潭;王允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6,
[2]   砂岩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反演模型 [J].
廖明光 ;
付晓文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4) :5-8+5
[3]   储层岩石基于物性参数的孔喉体积分布反演模型 [J].
廖明光 ;
谈德辉 ;
李仕伦 .
矿物岩石, 2000, (02) :57-62
[4]   大芦家地区东二1亚段砂体微相纵横向分布研究 [J].
欧成华 ;
陈景山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9, (02) :36-39+43+4-5
[5]   毛管压力曲线分析新方法及其在油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J].
廖明光 ;
巫祥阳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7, (02) :13-17+3-4
[6]   沈阳油田储层微观驱油效率研究 [J].
何秋轩 ;
高永利 ;
任晓娟 ;
杜慧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2)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