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气候变化及其对林火发生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张艳平
胡海清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相对湿度; 林火;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08.07.001
中图分类号
P463 [中气候与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972—2005年的气象资料,运用Yamamoto检测、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气候变化规律、突变特征等,并初步探讨了这种变化对林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4a来,大兴安岭年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气温突变出现在1988年前后;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波动性较大,总体上呈略增加趋势;进入21世纪,年及各季节降水、相对湿度大幅度减少,且气温升高,表现出明显暖干化趋势;各气候因子季节性差异很大,夏季干旱化趋势较为严重。1987年后,积极的防火措施促进了可燃物的大量积累,在气候干旱的条件下,大兴安岭雷击火明显增多,8月份成为新的雷击火多发月。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36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东北地区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比分析 [J].
孙凤华 ;
杨修群 ;
路爽 ;
杨素英 .
气象科学, 2006, (02) :157-163
[2]   近43年来小兴安岭及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J].
于成龙 ;
胡海清 ;
刘丹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5) :59-64
[3]   我国东部三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原因分析 [J].
张尚印 ;
张海东 ;
徐祥德 ;
张德宽 ;
廖要明 ;
宋艳玲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829-835
[4]   东北地区近44年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及可能影响 [J].
孙凤华 ;
杨素英 ;
陈鹏狮 .
生态学杂志, 2005, (07) :751-755+762
[5]   林火动态变化对我国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J].
田晓瑞 ;
舒立福 ;
王明玉 .
森林防火, 2005, (01) :21-25
[6]   1951-2003年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影响 [J].
翟盘茂 ;
邹旭恺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1) :16-18
[7]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何金海 ;
虞俊 .
气象学报, 2004, (02) :228-236
[8]   黑龙江省林火规律研究 Ⅲ.大尺度水平林火与森林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 [J].
金森 .
林业科学, 2002, (04) :171-175
[9]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区域气候变化——以重庆市近代以来气候变化为例 [J].
李廷勇 ;
刘建宇 ;
王建力 .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64-69
[10]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地学前缘, 2002, (02) :37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