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公共生活:历史变迁与外力形构——鲁西南夏村的个案考察

被引:16
作者
夏国锋
机构
[1]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关键词
乡村社会; 村庄公共生活; 社会关联; 国家与市场; 乡村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村庄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内在地折射着乡村社会人与人社会关联的性质与方式变迁。在传统历史记忆中,建国前夏村公共生活主要是受传统仪式影响,集体化时期则表征为国家控制下的公共生活。而改革后的集体化时期,夏村公共生活出现短暂传统复兴而后趋于衰落,表现在政治性公共生活的冷漠、家族性公共生活的兴与衰、基督宗教信仰生活的兴起和日常生活的交往"圈子化"与休闲"私性化"。本文分析了国家与市场两个主要的外在变量是如何影响夏村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以及变迁背后村落社会中人与人的社会关联性质与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D].吕卓红.中央民族大学.2003, 03
[2]   农民的精神信仰:缺失抑或转化?——对农村基督教文化盛行的反思 [J].
吴理财 ;
张良 .
人文杂志, 2010, (02) :175-180
[3]   公共生活的变革:一个西南农村定期集市的兴起与衰落 [J].
蒋超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 30 (06) :123-127
[6]   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 [J].
吴理财 ;
夏国锋 .
中国农村观察, 2007, (02) :62-69+81
[7]   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 [J].
林尚立 .
社会, 2006, (03) :1-23+205
[8]   岭南人文图说之二十七——佛山祖庙 [J].
罗一星 ;
肖海明 .
学术研究, 2006, (03) :150-150
[10]   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J].
贺雪峰 ;
仝志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3) :124-13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