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公共生活:历史变迁与外力形构——鲁西南夏村的个案考察

被引:16
作者
夏国锋
机构
[1]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关键词
乡村社会; 村庄公共生活; 社会关联; 国家与市场; 乡村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村庄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内在地折射着乡村社会人与人社会关联的性质与方式变迁。在传统历史记忆中,建国前夏村公共生活主要是受传统仪式影响,集体化时期则表征为国家控制下的公共生活。而改革后的集体化时期,夏村公共生活出现短暂传统复兴而后趋于衰落,表现在政治性公共生活的冷漠、家族性公共生活的兴与衰、基督宗教信仰生活的兴起和日常生活的交往"圈子化"与休闲"私性化"。本文分析了国家与市场两个主要的外在变量是如何影响夏村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以及变迁背后村落社会中人与人的社会关联性质与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1]   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 [J].
王笛 .
历史研究, 2001, (05) :41-53+188
[12]  
茶馆.[M].王笛; 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3]  
公共人的衰落.[M].(美) 桑内特 (Sennett;R.)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4]  
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M].甘满堂;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5]  
私人生活的变革.[M].龚小夏译;阎云翔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6]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M].(美)柯克·约翰逊(KirkJohnson)著;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7]  
事件、记忆、叙述.[M].孙江; 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8]  
文化、权力与国家.[M].(美)杜赞奇(PrasenjitDuara)著;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9]  
蛰伏与绵延.[M].唐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0]  
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