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三角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时空格局演化与功能测度

被引:96
作者
金星星 [1 ]
陆玉麒 [1 ]
林金煌 [2 ,3 ]
祁新华 [2 ]
胡国建 [2 ]
李欣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时空格局; 功能水平; 闽三角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能否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空间的协调,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三生"空间评价体系,以闽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同时构建"三生"空间功能性指数,探讨了近15年来闽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分异格局、功能性水平分异及其动因。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闽三角城市群生产、生活空间均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且呈扩张趋势,生态空间则集中分布于西部山地、丘陵地区且整体呈缩减变化态势;(2)闽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功能性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且整体呈降低趋势,功能指数(PLESI)大致以闽三角城市群大都市区的核心-边缘分界线为界划分为东部功能水平较低区(均值为1.96)和西、南部功能水平较高区(均值为2.32);(3)闽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协调性较差,其竞合、冲突主要由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叠加所致。结果旨在能够为未来闽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竞合格局演变提供预判依据,并为推进"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286 / 42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新型城乡关系导向下苏南乡村空间转型与规划对策 [J].
冯奔伟 ;
王镜均 ;
王勇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10) :14-21
[22]   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 [J].
张红旗 ;
许尔琪 ;
朱会义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332-1338
[23]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及空间结构评价方法——以燕沟流域为例 [J].
党丽娟 ;
徐勇 ;
高雅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4, (05) :193-197+203
[24]   闽南金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重心的时空演变 [J].
林荣平 ;
祁新华 ;
叶士琳 ;
苏晓玲 ;
林玥希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16 (04) :560-567
[25]   生态文明:概念体系与内在逻辑 [J].
黄娟 ;
陈军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04) :26-30+139
[26]   福建省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J].
许培源 ;
许红妹 .
经济地理, 2012, 32 (06) :59-66
[27]   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 [J].
刘彦随 ;
刘玉 ;
陈玉福 .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1379-1389
[28]   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 [J].
邓红兵 ;
陈春娣 ;
刘昕 ;
吴钢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519-1524
[29]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探讨 [J].
陈婧 ;
史培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53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