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移动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
被引:7
作者
:
孙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经贸系
苏州市职业大学经贸系
孙权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秋灵
[
2
]
机构
:
[1]
苏州市职业大学经贸系
[2]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来源
:
商业研究
|
2009年
/ 06期
关键词
:
移动服务;
使用意愿;
技术接受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D O I
:
10.13902/j.cnki.syyj.2009.06.040
中图分类号
:
F62 [电信];
TN929.5 [移动通信];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认知可信度因子,由计划行为理论和改进的技术接受模型构造出整合技术接受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影响消费者移动服务使用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知觉有用性、知觉易用性、认知可信度、知觉行为控制和感知成本在解释行为意图时有正向显著影响,可解释67%的变异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
鲁耀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鲁耀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红梅
[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3)
: 93
-
99
[2]
影响用户接受信息技术的关键因素分析[J]. 李霆,张朋柱,王刊良.预测. 2005(04)
[3]
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综述
刘文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刘文雯
高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高平
徐博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徐博艺
[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03)
: 52
-
58
[4]
社会规范对技术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霆
张朋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张朋柱
王刊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王刊良
[J].
科学学研究,
2005,
(03)
: 319
-
324
[5]
基于TAM/TTF整合模型的企业实施ERP研究
高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高平
刘文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刘文雯
徐博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徐博艺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0)
: 74
-
79
←
1
→
共 5 条
[1]
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
鲁耀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鲁耀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红梅
[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3)
: 93
-
99
[2]
影响用户接受信息技术的关键因素分析[J]. 李霆,张朋柱,王刊良.预测. 2005(04)
[3]
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综述
刘文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刘文雯
高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高平
徐博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徐博艺
[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03)
: 52
-
58
[4]
社会规范对技术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霆
张朋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张朋柱
王刊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王刊良
[J].
科学学研究,
2005,
(03)
: 319
-
324
[5]
基于TAM/TTF整合模型的企业实施ERP研究
高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高平
刘文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刘文雯
徐博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徐博艺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0)
: 74
-
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