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症结”与对策思考

被引:2
作者
贺娜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委托———代理制; 所有者补位; 激励与约束;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02.06.046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我国国企问题关键在于委托———代理制中的“症结” :一方面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不是所有者本身 ;另一方面缺乏合理的代理人管理制度 ,以及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这些问题使得国企改革进程缓慢 ,难以达到规范委托———代理制公司的效率。国企改革的关键是要实现所有者补位 ,以及完善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其中约束机制中首要的是取消经营者干部身份 ,实现职业化经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激励机制与股权管理模式 [J].
卢学英 .
经济论坛, 2000, (18) :25-25
[2]   委托——代理问题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J].
季娅倩 .
经济问题, 2000, (08) :38-41
[3]   在改革攻坚中必须尽快建立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J].
宋伟 .
经济体制改革, 2000, (03) :45-47
[4]   关于国企经营者选择的思考 [J].
周江 ;
杨海涛 .
经济体制改革, 2000, (02) :85-87
[5]   产权制度的设置必须注重人力资本 [J].
魏杰 .
经济纵横, 2000, (02) :15-16
[6]  
现代产权制度辨析[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魏杰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