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氮肥用量与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86
作者:
潘圣刚
[1
,2
]
黄胜奇
[1
]
翟晶
[1
,3
]
蔡明历
[1
]
曹凑贵
[1
]
展茗
[1
]
唐湘如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中心
[2]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江西省烟叶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施氮量;
基追比例;
15N;
氮素吸收;
转运;
水稻;
D O I:
10.13758/j.cnki.tr.2012.01.025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氮肥用量与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3个氮肥水平(0、150和240 kg/hm2N)和两种基追比例(即基肥:蘖肥穗粒肥分别为40%︰30%︰30%(A)和30%︰20%︰50%(B)),共5个处理,依次记作N0、N150A、N150B、N240A、N240B。结果表明,在0~240 kg/hm2范围内,提高氮肥水平,显著增加水稻吸收的肥料氮素、土壤氮素数量以及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成熟期高氮处理(240 kg/hm2)水稻吸收的肥料氮素、土壤氮素及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较多,分别为110.25、65.91、32.69 kg/hm2,而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下降,氮素损失率增加。在相同的氮肥水平下,采用基肥蘖肥穗粒肥比例为30%︰20%︰50%时,水稻吸收的肥料氮数量显著增加,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提高,氮素损失率降低。适量施氮并增加穗粒肥的施氮比例,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在本实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40 kg/hm2及基肥蘖肥穗粒肥为30%︰20%︰50%的施氮处理是兼顾产量和环境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