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预处理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细胞谷氨酸-NMDA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孟培燕 [1 ]
孙国杰 [1 ]
刘胜洪 [2 ]
严红梅 [3 ]
机构
[1] 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3] 武汉市第七医院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预处理; 海马CA1区; Glu; NMDAR;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8.02.009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VD模型。电针预处理"百会""肾俞""后三里"穴,连续波,频率为100次/min,强度1 mA,每日1次,连续进行10 d。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谷氨酸(Glu)含量的变化,原位杂交法测定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 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海马Glu含量、NMDAR 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预处理组海马Glu含量、NMDAR 1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降低VD鼠海马组织Glu含量,下调海马NMDAR 1的表达,因而有可能通过减轻Glu-NMDAR信号路径诱导的细胞凋亡发生,保护脑细胞。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针刺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NO、NOS及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利春
    刘海燕
    王志勇
    李宝栋
    戈杰英
    马莉
    [J]. 针刺研究, 2005, (04) : 195 - 198
  • [2] 电针对V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张会珍
    房家毅
    佘延芬
    马小顺
    田义龙
    王鑫国
    [J]. 针刺研究, 2005, (03) : 150 - 153
  • [3] 针刺“百会”、“大椎”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程为平
    马莉
    原田俊英
    王庆武
    [J]. 针刺研究, 2004, (01) : 10 - 14
  • [4]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皮质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系统动态平衡的影响
    魏桂荣
    肖克娜
    胡波
    孙圣刚
    童萼塘
    [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2, (01) : 3 - 5
  • [5]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SOD活力、MDA含量的影响
    赵建新
    田元祥
    曹刚
    孙彦辉
    孙健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 (02) : 65 - 66+63
  • [6] NMDA receptor activation during status epilepticus is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pilepsy[J] . Ann C Rice,Robert J DeLorenzo.Brain Research . 1998 (1)
  • [7] CORRELATION BETWEEN CEREBRAL BLOOD-FLOW AND HISTOLOGIC-CHANGES IN A NEW RAT MODEL OF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NAGASAWA, H
    KOGURE, K
    [J]. STROKE, 1989, 20 (08) : 1037 - 1043
  • [8]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LONGA, EZ
    WEINSTEIN, PR
    CARLSON, S
    CUMMINS, R
    [J]. STROKE, 1989, 20 (01) : 84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