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1911年黄河中游汛期建立时间研究

被引:4
作者
潘威 [1 ,2 ,3 ]
刘楠 [1 ]
庄宏忠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GIS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
水位志桩; 黄河中游; 汛期; 夏季风雨带;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5.032
中图分类号
P337 [水文记录、水文资料];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利用清代奏报中保留的汛期涨水尺寸记录,近现代以来黄河中游水文站存在的水位信息器测数据,基于1766~1911年黄河中游万锦滩(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水位志桩所载涨水时间,在"侯"尺度下建立了研究时段内三门峡断面的汛期开始时间。结果表明:1766~1911年,1840年代前中游汛期开始时间在平均水平;1840~1860年代汛期建立时间偏晚;1860~1890年代再次开始提前。在研究时段内黄河中游汛期开始时间平均为7月上旬,与同时期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时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年际差异较大,夏季风雨带推移成为导致中游汛期开始时间产生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变化 [J].
葛全胜 ;
郭熙凤 ;
郑景云 ;
郝志新 .
科学通报, 2007, (23) :2792-2797
[2]   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 [J].
杨煜达 ;
满志敏 ;
郑景云 .
地理学报, 2006, (07) :705-712
[3]   黄河中下游地区过去300年降水变化 [J].
郑景云 ;
郝志新 ;
葛全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8) :765-774
[4]  
中华山水志丛刊.[M].国家图书馆分馆编;石光明;董光和;杨光辉主编;.线装书局.2004,
[5]  
再续行水金鉴.[M].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编校.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6]  
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中华书局.1993,
[7]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M].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8]  
清实录.[M]..中华书局.1986,
[9]  
治水筌蹄.[M].(明)万恭原著;朱更翎整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