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SO42-、NO3-、NH4+与相关气体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29
作者
廖碧婷 [1 ,2 ]
吴兑 [3 ,2 ]
常越 [1 ]
林奕峰 [1 ]
王四化 [1 ]
李菲 [2 ]
机构
[1] 广州萝岗区气象局
[2]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3] 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
关键词
广州地区; SO2-4; NO-3; NH+4; 相关气体; 污染特征;
D O I
10.13671/j.hjkxxb.2014.0218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本文获得了2009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广州二次无机离子(SO2-4、NO-3、NH+4)及相关反应性气体(NOx/SO2/HNO2/HNO3等)的小时浓度数据,并分析了其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M2.5的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冬>秋>春>夏,SO2-4的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秋>冬>春>夏,NH+4的为冬>秋>春>夏,NO-3则为冬>春>秋>夏,SO2-4、NO-3和NH+4之和占PM2.5的比重大小为秋>夏>春>冬;硫氧化率(SOR)均大于0.1,秋冬季节的值高于春夏季节,与SO2-4的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氮氧化率(NOR)日变化呈单峰形式,最大值出现在06时,最小值出现在14时,春冬季节的值高于夏秋季节,与NO-3的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广州地区NH3/NH+4除10—12月外,其月均值均大于1;在典型过程中,SO2-4、NO-3、NH+4、SOR、NOR和NH3/NH+4与能见度的变化都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广州地区低能见度与二次离子(SO2-4、NO-3、NH+4)的生成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51 / 15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粤港细粒子(PM2.5)污染导致能见度下降与灰霾天气形成的研究 [J].
吴兑 ;
刘啟汉 ;
梁延刚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碧婷 ;
陈慧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11) :2660-2669
[2]   北京东北部城区大气细粒子与相关气体污染特征研究 [J].
邓利群 ;
李红 ;
柴发合 ;
伦小秀 ;
陈义珍 ;
王峰威 ;
倪润祥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7) :1064-1070
[3]   大气复合污染及灰霾形成中非均相化学过程的作用 [J].
朱彤 ;
尚静 ;
赵德峰 .
中国科学:化学, 2010, 40 (12) :1731-1740
[4]  
珠江三角洲人为氨源排放清单及特征[J]. 尹沙沙,郑君瑜,张礼俊,钟流举.环境科学. 2010(05)
[5]   广州城区秋季大气PM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分析 [J].
吕文英 ;
徐海娟 ;
王新明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01) :98-101
[6]   广州市气溶胶质量谱和水溶性成分谱分析 [J].
夏冬 ;
杨少杰 ;
吴兑 ;
胡斯团 ;
李菲 ;
何溪澄 ;
谭浩波 ;
邓雪娇 ;
毕雪岩 ;
范绍佳 .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6) :675-680
[7]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西安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组分的化学特征 [J].
沈振兴 ;
霍宗权 ;
韩月梅 ;
曹军骥 ;
赵景联 ;
张婷 .
高原气象, 2009, 28 (01) :151-158
[8]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1-6
[9]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黄健 .
气象学报, 2006, (04) :510-517+538
[10]   广州黄埔工业区近地层气溶胶分级水溶性成分的物理化学特征 [J].
吴兑 ;
黄浩辉 ;
邓雪娇 .
气象学报, 2001, (02) :21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