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干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陈小燕 [1 ]
周智广 [1 ]
刘明辉 [2 ]
唐炜立 [1 ]
李霞 [1 ]
傅朝 [2 ]
颜湘 [1 ]
彭健 [1 ]
刘志文 [1 ]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代谢内分泌研究所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
[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超声诊断科、代谢内分泌研究所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
关键词
糖尿病,2型; 干预,多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亚临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危险因素干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对161例病程1年以内、无AS的T2DM患者,以抗血小板聚集、强化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达标的干预方式,观察干预1年的代谢控制情况及其与颈总动脉(CCA)、股动脉(FA)内中膜厚度(IMT)和(或)AS斑块发生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亚临床A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就整组患者而言,干预1年平均CCA-IMT、FA-IMT显著低于基线水平(△CCA-IMT:0.08 mm,95%CI:0.06~0.11,P<0.001;△FA-IMT:0.07 mm,95%CI:0.05~0.10,P<0.001);25例患者(15.5%)发生亚临床A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因素干预条件下与亚临床AS发生密切关联的因素分别为:SBP是否治疗达标(比数比:20.879,95%CI:3.387~128.721,P=0.001)、LDL-C是否治疗达标(比数比:8.047,95%CI:1.706~37.96,P=0.008)、代谢控制达标数目(比数比:2.07,95%CI:1.044~4.103,P=0.037)。结论①多危险因素干预1年能逆转新诊断T2DM患者CCA-IMT及FA-IMT;②SBP、LDL-C是否控制达标及全面代谢控制的程度是影响新诊断T2DM亚临床A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17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J].
陈小燕 ;
周智广 ;
傅朝 ;
谭少珍 ;
刘明辉 ;
唐炜立 ;
邓志明 ;
朱旭萍 ;
刘石平 ;
苏欣 ;
颜湘 ;
冯琼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4, (08) :4-6
[2]   多因素干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J].
陈小燕 ;
周智广 ;
唐炜立 ;
周启昌 ;
李霞 ;
颜湘 ;
彭健 ;
刘志文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4, (03)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