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第四纪柴达木盆地东部古湖泊高湖面光释光年代学

被引:14
作者
樊启顺 [1 ,2 ]
赖忠平 [1 ]
刘向军 [1 ,2 ]
孙永娟 [1 ,2 ]
隆浩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古高湖面; 光释光年代学; 柴达木盆地东部; 晚第四纪;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0.11.011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70902 ;
摘要
高湖面是湖泊演化的鼎盛期,指示区域的温暖湿润气候。关于青藏高原湖泊高湖面的年代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要是基于14C测年)认为在氧同位素三阶段晚期青藏高原普遍存在"大湖期"或"泛湖期",并且其温度和降水可能比全新世还高。另一种观点(主要基于释光、铀系测年等)认为青藏高原湖泊的最高古湖面出现在氧同位素五阶段,之后湖面逐渐下降。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其高湖面年代的研究可为认识青藏高原环境演化提供基础资料。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东部的托素湖和尕海湖高出现代湖面的湖相沉积和湖岸砂堤为研究对象,利用石英光释光测年方法建立其年代序列。根据沉积物沉积特征和光释光年代结果认为,尕海湖和托素湖古高湖面出现在82~73ka、63~55ka、34.4ka和全新世早期。通过与青藏高原及周边湖泊高湖面年代记录对比,认为尕海湖和托素湖的最高湖面主体出现在氧同位素五阶段,之后湖面逐渐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652 / 16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Late Quaternary palaeolake levels in Tengger Desert, NW China[J] . H.C Zhang,J.L Peng,Y.Z Ma,G.J Chen,Z.-D Feng,B Li,H.F Fan,F.Q Chang,G.L Lei,B Wünnemann.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2004 (1)
[22]  
The single aliquot regenerative dose protocol: potential for improvements in reliability[J] . A.S. Murray,A.G. Wintle.Radiation Measurements . 2003 (4)
[23]   40-30kaBP青藏高原及邻区高温大降水事件的特征、影响及原因探讨 [J].
施雅风 ;
贾玉连 ;
于革 ;
杨达源 ;
范云崎 ;
李世杰 ;
王云飞 .
湖泊科学, 2002, (01) :1-11
[24]  
40ka以来青藏高原的4次湖涨期及其形成机制初探[J]. 贾玉连,施雅风,王苏民,蒋雪中,李世杰,王爱军,李徐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26]   青藏高原大湖期 [J].
李炳元 .
地理学报, 2000, (02) :174-182
[27]   距今40~30ka青藏高原特强夏季风事件及其与岁差周期关系 [J].
施雅风 ;
刘晓东 ;
李炳元 ;
姚檀栋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4) :1475-1480
[28]   12000年来青藏高原季风变化——色林错沉积物地球化学的证据 [J].
顾兆炎 ;
刘嘉麒 ;
袁宝印 ;
刘东生 ;
刘荣谟 ;
刘禹 ;
张光宇 ;
安川克己 .
科学通报, 1993, (01) :61-64
[29]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演化的初步研究[J]. 陈克造,J.M.Bowler.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5(05)
[30]  
青海格尔木三岔河组年龄测定与昆仑古湖发育[J]. 赵希涛,郑绵平,李道明.第四纪研究.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