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模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部分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徐丽娜
黄收兵
陶洪斌
王云奇
祁利
潘王璞
机构
[1] 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冠层;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基肥低氮、基肥高氮、第1次氮肥在拔节期施入和不施氮4个处理,研究了施氮模式对冠层结构及部分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处理各指标均优于不施氮处理。适当减少基肥氮量,具有以下优势:(1)在保证苗期氮肥供给的同时,每公顷节肥90kg;(2)改善了冠层结构,增加了群体底层的透光率,使穗上叶和整株的茎叶夹角更紧凑,与基肥高氮处理相比分别减少4.33°和4.67°,同时降低了株高和穗位高,缩短了基部节间长度,有效防止茎秆倒伏;(3)与前期高氮处理相比,基肥低氮在灌浆初期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值和全氮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4)基肥低氮处理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株数,并减少了秃尖长度,同时千粒重和穗粒数有所增加,最终获得较高产量。第1次氮肥在拔节期施入,前期控氮时间过长,营养元素失衡,苗期发育不良,不利于产量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赵士诚 ;
裴雪霞 ;
何萍 ;
张秀芝 ;
李科江 ;
周卫 ;
梁国庆 ;
金继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2) :492-497
[2]   供氮水平对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J].
杨永胜 .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06) :42-43
[3]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和氮利用率的影响 [J].
吕丽华 ;
陶洪斌 ;
王璞 ;
刘明 ;
赵明 ;
王润正 .
作物学报, 2008, (04) :718-723
[4]   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及分配比例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J].
丁民伟 ;
崔彦宏 ;
刘梦星 ;
崔国美 ;
杨利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6) :1-4
[5]   氮磷钾配施对玉米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施肥规律 [J].
戴静 ;
康宇 .
山西农业科学, 2007, (10) :62-64
[6]   供氮时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移的影响 [J].
杨国航 ;
崔彦宏 ;
刘树欣 .
玉米科学, 2004, (S2) :104-106
[7]   光氮互作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及其荧光特性与能量转换的影响 [J].
关义新 ;
林葆 ;
凌碧莹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2) :152-158
[8]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IN PLANTS[J] . V. C. Baligar,N. K. Fageria,Z. L. He.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 2001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