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地震层析对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认识
被引:10
作者
:
薛光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薛光琦
[
1
]
宿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宿和平
[
2
]
钱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钱辉
[
2
]
姜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姜枚
[
2
]
机构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
地质学报
|
2006年
/ 08期
关键词
:
喜马拉雅;
逆冲断裂;
地震;
速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2.4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对中美合作Hi-CLIMB项目在尼泊尔境内及西藏萨嘎以南采集的宽频地震数据的分析研究,笔者用远震层析反演方法对喜马拉雅—西藏碰撞带之下一些关键地段的关键性深部信息进行探讨,进一步证实印度板块在向北俯冲时,引发最剧烈的构造变形发生在其前缘并展示了向北缓倾的主边界断裂(MBT)和3次出现在剖面上的主中央断裂(MCT)的赋存特征;另外,自尼泊尔南缘至雅鲁藏布江断裂处有一条向北缓倾的界面,南端深为10km左右,北端约为25km;由于俯冲、挤压和缩短造成了高喜马拉雅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增厚并由此造成了热地壳以及壳内局部熔融存在的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156 / 1160+1237 +12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物质东流的讨论
[J].
曾融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曾融生
;
孙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为国
.
地震学报,
1992,
(S1)
:534
-564
[2]
赵文津,INDEPTH项目组著.喜马拉雅山及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结构与构造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
1
→
共 2 条
[1]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物质东流的讨论
[J].
曾融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曾融生
;
孙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为国
.
地震学报,
1992,
(S1)
:534
-564
[2]
赵文津,INDEPTH项目组著.喜马拉雅山及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结构与构造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