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沿岸晚第四纪孢粉组合、古植被和古气候

被引:6
作者
陆继军
机构
[1] 同济大学,南京大学
关键词
闽北,晚第四纪,孢粉,古气候;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4.01.003
中图分类号
Q913.84 [微体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福建北部沿岸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孢粉化石含有八个综合孢粉带,即八个古植被和古气候演替阶段。其中阶段1冷而干燥(Q ̄(2-1)_3);阶段2暖而湿润(Q ̄(2-2));阶段3冷而干燥(Q ̄3_3);阶段4暖而稍湿(Q ̄1_4);阶段5暖而稍干(Q ̄1_4);阶段6热而湿润(Q ̄(2-1)_4);阶段7温暖略干(Q ̄(2-2)_4);阶段8气候状况接近现代(Q ̄3_4)。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闽江口第四纪地层中的孢粉、有孔虫、硅藻组合及其古地理意义 [J].
杨蕉文 ;
华棣 ;
吴立成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1, (03) :75-82
[3]  
中国东部海域更新世晚期的藻类、孢粉组合与古环境变迁[J].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08)
[4]   闽南沿海若干全新世沉积物剖面的孢粉组合 [J].
陈承惠 .
台湾海峡, 1982, (01) :45-53
[5]  
福建自然地理[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福建自然地理》编写组编写,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