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生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污水净化效能的比较

被引:29
作者
黄亮
黎道丰
蔡庆华
唐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入湖河道污水; 净化效能;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4.012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有关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研究已有广泛报道,但现有成果多来源于静态的室内研究,所用植物多为生活型接近的物种。为了比较不同生活型植物对河道污水的原位净化效果差异,构建了由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马尾草(Equisetum flu-viatile)、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 Michx.)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等4种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组成的水生植物塘系统,研究塘中不同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污水中氮、磷等指标去除效能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水力冲击负荷能力,能适应河道污水水质和水量均不稳定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对污水中CODCr、NH3-N、NO3-N、TN和TP等指标均有去除作用;但各种植物对不同指标的去除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浮水植物水芹菜和沉水植物狐尾藻综合净化效能较强。整个植物塘系统对CODCr的去除率最高,达到41.4%;而对NO3-N的去除率最低,只有5.7%。研究成果对滇池入湖河流及其它类似污染水体的生态治理具有示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85 / 13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驯化研究综述 [J].
时应征 ;
王晓 ;
强艳艳 ;
栾小丽 .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8, (01) :90-94
[3]   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的应用研究 [J].
杨旻 ;
吴小刚 ;
张维昊 ;
方涛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7) :98-102+121
[4]   水环境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 [J].
李明传 .
中国水利, 2007, (11) :25-27
[5]   水生高等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J].
王兴民 ;
许秋瑾 ;
邢晓丽 ;
金相灿 ;
马广存 ;
李景超 .
山东科学, 2007, (02) :29-32
[6]   不同水生植物富集氮磷能力的试验研究 [J].
蒋鑫焱 ;
翟建平 ;
黄蕾 ;
聂荣 .
环境保护科学, 2006, (06) :13-16
[7]   几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 [J].
刘春光 ;
王春生 ;
李贺 ;
赵乐军 ;
李国良 ;
孙红文 ;
庄源益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S2) :635-638
[8]   八种水生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研究 [J].
黄永杰 ;
刘登义 ;
王友保 ;
王兴明 ;
李晶 .
生态学杂志, 2006, (05) :541-545
[9]   富营养化水体水生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进展 [J].
黄亚 ;
傅以钢 ;
赵建夫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S1) :379-383
[10]   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水污染中的应用 [J].
唐晓燕 ;
张永春 ;
胡孟春 .
生态环境, 2005, (01)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