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省域分异与空间效应

被引:31
作者
张卫华
梁运文
机构
[1] 广西大学
关键词
数字贸易; 省域分异; 胡焕庸线; 空间自相关;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20.12.018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6 ;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计算2014—2018年中国31个省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并分析省域空间分异格局和空间关联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数字贸易发展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东南强、西北弱"的省域分布格局,主体范围位于中部及东部沿海省域并逐渐向西南方向迁移,高密度区域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逐渐由"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向"赣闽粤"扩散。(2)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具有同质集聚、逐渐增强的空间正向关联,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省域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关联互动较为缺乏,形成较为明显的层级反差。(3)中国数字贸易局部空间效应的地域关联性极为显著,从东南至西北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异,"高—高""高—低"和"低—高"三类集聚模式均分布于长江经济带与海西经济区,"低—低"集聚模式分布于长江源头的青藏高原和西北边疆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我国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对传统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D].柏力翔.北京邮电大学.2019, 08
[2]   数字贸易理论发展研究述评 [J].
李轩 ;
李珮萍 .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7 (05) :44-57+125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贸易营商环境的统计测度 [J].
王智新 .
统计与决策, 2020, 36 (19) :47-51
[4]   从跨境电子商务到全球数字贸易——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下的再审视 [J].
马述忠 ;
潘钢健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7 (05) :119-132+169
[5]   数字贸易政策国际比较、发展趋势及启示 [J].
谢谦 ;
姚博 ;
刘洪愧 .
技术经济, 2020, (07) :10-17
[6]   超越传统贸易:数字贸易的内涵、特征与影响 [J].
盛斌 ;
高疆 .
国外社会科学, 2020, (04) :18-32
[7]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对外贸易升级——来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J].
钞小静 ;
薛志欣 ;
孙艺鸣 .
经济科学, 2020, (03) :46-59
[8]   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熵权值法视角 [J].
俞裕兰 ;
杨靛青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 (03) :1-8+85
[9]   技术创新对数字贸易竞争力影响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J].
俞裕兰 ;
杨靛青 .
深圳社会科学, 2020, (03) :50-58
[10]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新进展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J].
高凌云 ;
樊玉 .
国际经济评论, 2020, (02) :16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