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矿质态氮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36
作者
梁斌 [1 ]
周建斌 [1 ,2 ]
杨学云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长期施肥;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矿质态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位于陕西杨凌的17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化肥配施有机肥(F+M)和化肥加秸秆还田(F+S)处理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MBC、SMBN)和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0 cm土层土壤SMBC、SMBN和矿质态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64.8~752.2、37.51~14.8和3.83~8.5 mg/kg。不同处理相比,F+M处理中各采样时期(小麦苗期、拔节期、灌浆期及玉米播种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和收获后)土壤SMBC和SMBN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不施肥对照的1.382.65和1.892.50倍;F+S处理矿质态氮含量最高,SMBC和SMBN也高于F和CK处理,大部分采样时期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与CK相比,长期单施化肥也使各时期SMBC和SMBN含量提高。在小麦拔节期到灌浆期的旺盛生长阶段各施肥处理土壤SMBN含量均下降,而矿质态氮含量变化不大,处于较低水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到灌浆期的旺盛生长阶段,F+M、F+S和F处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显著下降,而SMBN含量均有所升高。表明在土壤矿质态氮含量较高时,作物首先利用矿质态氮,而在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时,微生物固持的氮素可能会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Effect of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Microbial Biomass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a Black Soil[J]. KONG Wei-Dong1, ZHU Yong-Guan1, FU Bo-Jie1, HAN Xiao-Zeng2, ZHANG Lei3 and HE Ji-Zheng1,2 1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2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rbin 150040 (China) 3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
[2]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微生物量氮动态、来源和供氮特征 [J].
韩晓日 ;
郑国砥 ;
刘晓燕 ;
孙振涛 ;
杨劲峰 ;
战秀梅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4) :765-772
[3]   不同碳氮比肥料组合对肥料氮生物固定、释放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J].
唐玉霞 ;
孟春香 ;
贾树龙 ;
王惠敏 ;
刘巧玲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2) :37-40
[4]   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其特性 [J].
赵满兴 ;
周建斌 ;
陈竹君 ;
杨绒 .
生态学报, 2007, (01) :397-403
[5]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生物量氮的动态及其调控氮素营养的作用 [J].
韩晓日 ;
邹德乙 ;
郭鹏程 ;
陈恩凤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6, (01) :16-22
[6]  
15N标记羊粪和稻草还田氮素的转化和效应的研究[J]. 廖先苓,周卫军,何电源.土壤学报. 1995(03)
[7]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滨海盐土土壤生物量态氮及土壤供氮特征的影响 [J].
沈其荣,余玲,刘兆普,茆泽圣 .
土壤学报, 1994, (03) :287-294
[8]   Microbial dynamics and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ing following re-wetting of soils beneath two semi-arid plant species [J].
Saetre, P ;
Stark, JM .
OECOLOGIA, 2005, 142 (02) :24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