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工业化与劳动报酬占比演变——政治经济学分析和中国经验考察

被引:2
作者
张筱璐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报酬占比; 资本积累; 相对人口过剩;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需求; 资本有机构成; 生产效率; 农业经济地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劳动报酬占比是新创造价值中劳动力价值的份额,资本积累是劳动报酬占比大小及其演变的主导因素。长期来看,相对于人口的资本规模扩大会增加劳动力需求从而有利于劳动报酬的提高,但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降低劳动力价值并创造相对过剩人口,使得劳动报酬占比总体上趋于下降。经验分析表明,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主要受资本积累规模、经济生产效率、农业经济地位以及区域工资历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均资本存量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幅度在2008—2010年左右发生较大转折,促使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在2011年左右开始从下降趋势转变为上升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24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若干问题探析——基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视角 [J].
田杨群 ;
曹顺霞 .
学术交流, 2013, (01) :127-131
[12]   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报酬比重变动的国际比较 [J].
张士斌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6) :47-58
[13]   单位根检验中样本长度的选择 [J].
刘田 ;
谈进 ;
史代敏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3, 32 (04) :617-626
[14]   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抑制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视角的经验证据 [J].
张杰 ;
陈志远 ;
周晓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7) :44-60
[15]   合理定位政府职责 提高劳动报酬比重 [J].
张璐琴 .
宏观经济研究, 2011, (05) :46-49
[16]   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 [J].
常进雄 ;
王丹枫 ;
叶正茂 .
财经研究, 2011, 37 (05) :1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