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性质转变下多维贫困及原因的识别——以甘肃省皋兰县六合村为例

被引:9
作者
张永丽
卢晓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原因识别; 精准扶贫;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3624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经30多年改革开放和持久的扶贫攻坚,我国农村贫困已由绝对的生存贫困向相对的发展性贫困转变,以单一收入指标为主的衡量标准已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目前我国的多维贫困现状。依据多维贫困理论及我国农村贫困实际状况,在构建多维贫困及原因识别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015年对甘肃省一个贫困村的社会调查资料,对该村的多维贫困现状进行了测算和识别,并对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了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该村仍然存在着收入上的贫困,但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更加严重,多维贫困发生率较高;回归结果表明农户务工收入比重、教育、健康、信贷等在不同程度上可以解释多维贫困的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该村多维贫困现状的精准扶贫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J] . Sabina Alkire,James Foster.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10 (7)
[12]   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研究——以云南禄劝县旱灾为例 [J].
张国培 ;
庄天慧 ;
张海霞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3) :10-15
[13]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 [J].
王小林 ;
Sabina Alkire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2) :4-10+23
[14]   论我国农村贫困的决定因素——基于村民行为选择视角的实证分析 [J].
段鹏 ;
张晓峒 ;
张静 .
财经研究, 2009, 35 (10) :105-115
[15]   转型时期我国多维度贫困测算及其分解 [J].
陈立中 .
经济评论, 2008, (05) :5-10+25
[16]   教育与消除农村贫困:基于上海市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修岩 ;
章元 ;
贺小海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0) :61-68
[17]   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基于安徽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巩前文 ;
张俊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4) :92-95
[18]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缓解——基于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 [J].
胡兵 ;
赖景生 ;
胡宝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5) :33-42
[19]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 [J].
银平均 .
思想战线, 2007, (01) :11-19
[20]   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作用的实证分析——对湖南西部贫困县的实证分析 [J].
刘纯阳 .
教育与经济, 2005, (02)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