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取向

被引:8
作者
孙刚成
宋紫月
机构
[1]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高等教育; 知识内需化; 学习自主化; 教育幸福化;
D O I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7.06.006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40102 ;
摘要
从"互联网+"兴起的特点及其引起的思维变革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主要体现为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师生观等方面的变革。为此,未来高等教育需要依据教育的本质诉求和学生的内在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捷服务,在知识传递中基于内需追求便捷的个性化服务,在学习观方面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与师生对话交互并行,在学生成长方面追求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具有高度责任感与敏感同理心的高素质公民培养,在师生观方面趋向亦师亦友的"师徒制"引导关系,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与人本化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简论互联网思维 [J].
周文彰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14 (02) :1-7
[2]   微信伪健康信息的传播与治理 [J].
李颖 .
青年记者, 2016, (08) :73-74
[3]   移动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变革 [J].
张青 ;
胡志华 .
理论月刊, 2016, (03) :58-63
[4]   “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J].
陈丽 ;
林世员 ;
郑勤华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 (01) :3-10
[5]   师徒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启示 [J].
欧阳斐 .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6 (12) :38-40
[6]   MOOCs对大学教育思想的继承、超越与变革 [J].
杨红旻 .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34 (07) :8-13
[7]   唤醒同理心:教育为了美好生活 [J].
姬冰澌 .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3, (12) :5-7
[8]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前景——对由相关神话、悖论和可能性所引发困惑的深层思考 [J].
约翰丹尼尔爵士 ;
丁兴富 .
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9 (03) :42-55
[9]   终身教育体系构架探析 [J].
齐幼菊 ;
龚祥国 .
中国远程教育, 2010, (11) :29-34
[10]   物联网和Web3.0: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 [J].
高钢 .
国际新闻界, 2010, (02)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