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集油田岔39块流动单元系统聚类划分及特征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吉
张烈辉
陈军
刘立华
陈海汪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
[2] 华北油田采油二厂
[3] 青海石油管理局井筒工程公司
关键词
流动单元; 系统聚类; 划分;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2.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储层流动单元是具有一定层次的相对概念的储集单元 ,不同层次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有所差异 ,目前关于流动单元的划分有多种方法。在精选表征流动单元的特征参数上 ,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岔河集油田岔 39断块流动单元合理地划分为四类 ,并较详细分析了这四类流动单元的特征。研究表明 ,系统聚类是划分流动单元的有效方法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82 +82-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胜坨油田浅水浊积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研究 [J].
邓玉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96-98
[2]   濮城油田沙三上地层基准面旋回及储层流动单元 [J].
曾大乾 ;
李中超 ;
宋国英 ;
汤军 ;
张昌民 .
石油学报, 2002, (03) :39-42+6
[3]   胜利油田孤岛油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结构单元 [J].
李阳 ;
李双应 ;
岳书仓 ;
王忠诚 ;
李忠 ;
吴朝东 ;
李翔 .
地质科学, 2002, (02) :219-230+260
[4]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储层流动单元层次性进行分析——以泌阳凹陷双河油田为例 [J].
张尚锋 ;
洪秀娥 ;
郑荣才 ;
伊海生 ;
张昌民 ;
戴胜群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2) :147-151
[5]   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系统聚类分级 [J].
杨健 .
中国岩溶, 2000, (04) :45-51
[6]   利用灰关联聚类法划分并预测流动单元 [J].
桂峰 ;
黄智辉 ;
马正 ;
杨华 .
现代地质, 1999, (03) :339-344
[7]   国外流动单元描述与划分 [J].
金佩强 ;
杨克远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8, (04) :52-54
[8]   河道储层砂体中隔挡层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J].
焦春泉 ;
李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78-8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