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储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视角

被引:5
作者
黄莹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所
关键词
现收现付制; 基金制; 储蓄; 经济增长;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09.03.007
中图分类号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目前很多学者关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尽快向基金制转轨的观点,本文通过利用戴蒙德模型比较分析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对储蓄的影响,发现现收现付制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储蓄,而基金制则无任何积极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文章又在此基础上根据黄金律提出,中国目前的储蓄水平一直高于最优经济增长下的储蓄量,盲目推行基金制改革必然导致中国储蓄水平居高不下,进而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因此,目前中国不适宜向基金制转轨。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经济动态效率考察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 [J].
何樟勇 ;
袁志刚 .
世界经济, 2004, (05) :3-12+80
[2]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J].
封进 .
经济研究, 2004, (02) :55-63
[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 [J].
郑伟 ;
孙祁祥 .
经济研究, 2003, (10) :75-85+93
[4]   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的经济学分析 [J].
袁志刚 ;
葛劲峰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4) :45-51
[5]   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 [J].
王燕 ;
徐滇庆 ;
王直 ;
翟凡 .
经济研究, 2001, (05) :3-12+94
[6]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激励与增长 [J].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
易纲 ;
汤弦 ;
王晖 .
金融研究, 2000, (05)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