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生存伦理与民族志实践

被引:5
作者
张佩国
机构
[1]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整体生存伦理; 民族志; 生存空间; 生存意义; 田野工作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体现整体生存伦理的道德实践,既将秩序规则赋予动态的过程意义,又凸显了行动者的主体性意义,道德民族志则为此提供了整体性、全方位、立体化的认识和解释工具。道德民族志不刻意将自己装扮成人类学家族中的"新贵",而旨在突出自己的问题意识。当面对"他者"的生存空间时,道德民族志不将其化约为空间的人类学研究,既直面空间现象,又超越流动的空间,更为关注跨越边界的人的关系网络和情感世界。"事实之后"的生存意义系统,在民族志实践中成为供民族志研究者和报道人共同进行阐释的"文化事实",而这样的文化阐释,不再是人类学家的虚妄推测,而是基于特定历史性情境的文化实践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空间、力与社会..黄应贵;.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5,
[12]  
Closed Corporate Peasant Communities in Mesoamerica and Central Java.[J].Eric R. Wolf.Southwes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1957, 1
[13]  
现代世界体系.[M].(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著;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4]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王铭铭著;.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