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水权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7
作者
刘卫先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水权; 水资源; 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4.02.014
中图分类号
D922.66 [水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争执不定的理论水权无法对我国的水权建设提供可行的理论指导。尽管交易实践中的水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它无法有效保护水资源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各民族国家对地球表面分而治之的情况下,水资源归国家所有在法律上实际意味着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及其政府对水资源之生态价值和水环境拥有保护和管理的职权;二是国家对水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拥有垄断权;三是国家及其政府的水资源生态价值的管理权和水资源经济价值开发利用的垄断权要受到社会公众的环境利益和基本生存权的约束。所以,在我国,以水资源归国家所有为基础而建构的水权体系也应当包括这三个方面,即国家拥有水资源生态价值的管理职权、国家拥有水资源经济价值开发利用的垄断权和社会公众拥有针对水资源的环境利益与基本生存权。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自然资源国家主权的环境法意蕴及其体现 [J].
刘卫先 .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3, (01) :52-61
[2]   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自然资源的非财产性 [J].
刘卫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2) :82-87
[3]   水权实现的制度困境及其路径探析:以水权的内涵解读为基点 [J].
张莉莉 ;
王建文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6 (05) :131-136
[4]   变革中的中国水资源管理 [J].
贾绍凤 ;
张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0) :102-106
[5]   国家所有权的基本理论和立法结构探讨 [J].
马俊驹 .
中国法学, 2011, (04) :89-102
[6]   流域生态环境用水法律制度解析——以密西西比州为例 [J].
陈晓景 .
法学杂志, 2010, 31 (11) :70-73
[7]   水权:体系与结构的重塑 [J].
黄辉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8 (03) :24-29
[8]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兼论水权概念的局限性 [J].
周建明 .
社会科学, 2010, (04) :26-32+187
[9]   饮用水权的法律探析 [J].
袁记平 .
环境保护, 2008, (16) :16-18
[10]   西部旱区雨水集蓄对我国水权理论的启示——为“水权之争”提供一个西部经验兼与诸学者商榷 [J].
任海军 ;
秦小虎 .
科学·经济·社会, 2008, (01)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