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北京大兴区耕地质量评价

被引:60
作者
孔祥斌
刘灵伟
秦静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
关键词
农户; 土地利用行为; 耕地质量; 评价; 北京大兴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的相关理论,创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的耕地质量变化框架模型,构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大兴区为研究样区,通过农户调查和土壤化验分析,获得大兴区1982年、2000和2006年的农户土地利用和土壤肥力变化数据。依据构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三个时期的压力、状态、效应和响应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2年到2006年,耕地压力指数由63.19增加到73.57,又减少到67.85,而方差从13.92增加到41.12,到2006年高达58.59,同时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变异性增加;耕地状态指数从56.52增加到76.46,最后达到81.20,状态指数方差从58.39增加到111.42,2006年达到209.45,空间变异性增加;耕地效应指数从42.39增大到64.34,2006年与2000年基本持平,而耕地效应指数方差和空间变异性增加。1982年家庭联产责任制刚刚开始,农户耕地投入差异不明显;1982-200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农户耕地利用差异性增加,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也显著提高,是耕地效应指数整体增加和空间变异性增大的原因;2000-2006年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转型,土地投入差异进一步扩大,导致耕地质量提高幅度降低,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为了促进耕地质量整体提高,需要进行土地产权机制创新,以促进土地投入水平的整体均衡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856 / 86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区域生态安全测度研究——以新疆为例 [J].
孟晓军 ;
刘志辉 ;
秦春艳 .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04) :516-519
[2]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灰色预警 [J].
吴克宁 ;
关小克 ;
冯新伟 ;
吕巧灵 .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06) :83-85+89
[3]   基于PSR模型的矿区生态经济适度开发评价 [J].
孙顺利 ;
杨殿 .
金属矿山, 2007, (04) :66-70
[4]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J].
肖薇薇 ;
谢永生 ;
王继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2) :146-149
[5]   地貌差异条件下的县级尺度土壤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 [J].
许端阳 ;
姜小三 ;
潘剑君 ;
廖启林 ;
吴新民 ;
邹松梅 .
山地学报, 2007, (01) :45-53
[6]   基于改进PSR模型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J].
董金玮 ;
郑新奇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01) :1-4
[7]   基于农户的耕地质量认识及其响应机制研究 [J].
张衍毓 ;
王静 ;
史衍玺 ;
李玉环 .
资源科学, 2006, (02) :74-81
[8]   基于PSR框架的徐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J].
史丽君 ;
张绍良 ;
王浩宇 ;
罗明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 (01) :4-5
[9]   西藏日喀则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 [J].
赵延治 ;
张春来 ;
邹学勇 ;
程宏 ;
陈学华 ;
杨忠 .
地理科学, 2006, (01) :33-39
[10]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J].
郭旭东 ;
邱扬 ;
连纲 ;
王静 .
地理科学, 2005, (05)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