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TOPSIS方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王玲玲 [1 ,2 ]
卢晓宁 [1 ,2 ]
孙志高 [3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地学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关键词
TOPSIS; 大气环境质量; 垂面距离; 综合评价;
D O I
10.13205/j.hjgc.201409032
中图分类号
X823 [大气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基于TOPSIS模型,采用加权法判定评价指标权重以避免主观定权的随意性,并引入"垂面距离"的方法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解之间接近程度,克服传统方法中评价对象可能离最优解"欧氏距离"近的同时离最劣解"欧氏距离"也近的不足,从而合理判定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是否达到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TOPSIS方法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说明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并且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在河道整治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J].
徐存东 ;
翟东辉 ;
张硕 ;
胡丹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03) :222-228
[2]   层次分析法在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卓倩 ;
杨文卿 ;
钱庆荣 ;
陈庆华 ;
张江山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8 (01) :60-65
[3]   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与评价方法探讨 [J].
王帅 ;
王瑞斌 ;
刘冰 ;
李亮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 36 (05) :24-27
[4]   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空气污染物关系分析及控制措施 [J].
王炜 ;
解佳宁 ;
路宗敏 ;
朱坦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12) :48-53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J].
张虹冕 ;
孙世群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31) :17656-17657+17664
[6]   灰色聚类评价在经济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张云海 ;
马雁军 ;
孙财涛 ;
刘庆婺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S1) (S1) :426-428
[7]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洪 ;
张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5) :500-505
[8]   集对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郭绍英 ;
张江山 ;
郑育毅 .
环境工程, 2009, 27 (04) :113-116+42
[9]   基于遗传集对分析的空气环境质量评价 [J].
邬敏 ;
李祚泳 ;
刘智勇 ;
郭淳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 (02) :168-171
[10]   改进的逼近理想解在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J].
屈吉鸿 ;
陈南祥 ;
黄强 ;
徐建新 .
水利学报, 2008, 39 (12) :130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