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区VOCs的年变化特征及其关键活性组分

被引:87
作者
陈长虹 [1 ,2 ]
苏雷燕 [2 ]
王红丽 [1 ]
黄成 [1 ]
李莉 [1 ]
周敏 [2 ]
乔月珍 [2 ]
陈宜然 [1 ]
陈明华 [1 ]
黄海英 [1 ]
张钢锋 [1 ]
机构
[1]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体积分数; 化学反应活性; OH消耗速率; 臭氧生成潜势;
D O I
10.13671/j.hjkxxb.2012.02.022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10年在上海市城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采用自动在线GC-FID方法定量测试了大气中56个VOCs物种的浓度.结果发现,上海市城区大气VOCs的全年小时体积分数为(2.47~301.48)×10-9,平均体积分数为(26.45±23.36)×10-9,其中,烷烃占46.72%,芳香烃占33.18%,烯烃占11.33%,乙炔占8.76%.T/B(甲苯/苯)为3.51±2.40,表明气团除受机动车影响外,受溶剂、油气和LPG挥发等其他VOCs排放的影响也比较突出;E/E(乙烷/乙炔)为0.98±0.68,表明气团存在老化现象,且春冬季节气团光化学年龄相对较短,夏秋季节光化学年龄相对较长.VOCs的浓度水平和组成在不同风向风速影响下存在一定差异,西南部石化和化工企业排放的VOCs对城区的影响明显,其主要物种为芳香烃和烯烃;该地区气团的OH消耗速率常数(KOH)为8.05×10-12cm3.分子-1.s-1,平均VOCs最大O3增量反应活性(4.00mol.mol-1)与乙烯相当,平均反应活性较强;对OH消耗速率(LOH)贡献率最大的是烯烃(42.21%)和芳香烃(40.83%),对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率最大的是芳香烃(62.75%)和烯烃(21.70%),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是二甲苯、甲苯、乙苯、乙烯、丙烯、反-2-丁烯及异戊二烯.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上海市城区春节和“五一”节期间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J].
王红丽 ;
陈长虹 ;
黄成 ;
李莉 ;
程真 ;
陈明华 ;
郑晓红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9) :1749-1757
[2]   上海市机动车尾气VOCs组成及其化学反应活性 [J].
鲁君 ;
王红丽 ;
陈长虹 ;
黄成 ;
李莉 ;
程真 ;
刘娟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06) :19-26
[3]   上海中心城区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源解析 [J].
蔡长杰 ;
耿福海 ;
俞琼 ;
安俊琳 ;
韩晶晶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5) :926-934
[4]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日变化特征及在臭氧生成中的作用——以广州夏季为例 [J].
解鑫 ;
邵敏 ;
刘莹 ;
陆思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1) :54-62
[5]   机动车排放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及其特征研究 [J].
王伯光 ;
邵敏 ;
张远航 ;
吕万明 ;
刘慧旋 ;
张娜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6) :75-80
[6]   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的隧道测试研究 [J].
付琳琳 ;
邵敏 ;
刘源 ;
刘莹 ;
陆思华 ;
汤大钢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7) :879-885
[7]   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伯光 ;
张远航 ;
邵敏 .
环境科学, 2004, (S1) :7-15
[8]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
[9]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rom 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mixtures [J].
Hatfield, Meagan L. ;
Hartz, Kara E. Huff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1, 45 (13) :2211-2219
[10]  
Variation of ambient non-methane hydrocarbons in Beijing city in summer 2008[J] . Wang B.,Shao M.,Lu S. H.,Yuan B.,Zhao Y.,Wang M.,Zhang S. Q.,Wu D..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1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