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湖泊沉积微结构特征与沉积环境

被引:18
作者
易朝路
吴显新
刘会平
王柏轩
许厚泽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3]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与国土研究室
[4]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
关键词
微结构; 湖相粘土的成因; 环境变化; 长江中游; 东湖; 洪湖; 网湖; 大九湖;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2.02.018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长江中游的洪湖、东湖、网湖和大九湖等四个地点取得湖沼沉积物的钻孔样品 ,用偏光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结构特征并以此解释三种湖相粘土的成因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在长江沿岸湖泊中 ,0 .4~ 0 .5kaBP以来形成的浅色粘土的微结构类型主要有 :显微层理构造、颗粒的定向性、较大的微孔隙和颗粒粒径 ,面与面或边与边接触方式。物源主要来自河流带来的泥沙 .当时河湖相通 ,河流入湖水沙量大。 1~ 2 .5kaBP期间形成的青色粘土的典型微结构是 :凝胶结构、絮凝结构、细颗粒粒径和小孔隙、低球度和淡水中心冈硅藻。主要是有机质胶体与粘土胶体相互作用形成的。此期间 ,河流带入湖泊的泥沙少 ,江汉平原拥有一个开阔、稳定、浮游生物较多的淡水湖泊环境。 0 .4~ 1kaBP期间形成的黑色粘土的主要微结构类型是 :凝胶结构、大的圆孔隙和植物纤维的生物框架结构、呈双峰分布的孔隙。它主要是由于维管束植物残体大量积累形成的。当时江汉平原湖泊湖水变浅 ,大量挺水植物生长 ,有些湖泊沼已经沼泽化了。鱼骨框架结构证明 ,在 2 .9~ 4kaBP的全新世温暖期山间盆地大九湖出现大量鱼类 ,但并没有导致喜温鱼类向上游明显迁徙。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3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若尔盖盆地200ka以来氧同位素记录的古温度定量研究 [J].
吴敬禄 ;
王苏民 ;
施雅风 ;
吉磊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73-80
[2]   上新世湖相纹泥及其环境信息与时间标尺记录 [J].
曹家欣 ;
黄润华 ;
石宁 ;
罗运利 .
第四纪研究, 1998, (04) :351-359
[3]   希门错200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记录 [J].
王苏民 ;
薛滨 ;
夏威岚 .
第四纪研究, 1997, (01) :62-69
[4]   玛珥湖与纹泥年代学 [J].
刘嘉琪,刘东生,储国强,肖举乐,骆祥君 .
第四纪研究, 1996, (04) :353-358
[5]   中更新世以来若尔盖盆地环境演化与黄土高原比较研究 [J].
王苏民 ;
薛滨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23-328
[6]   武汉东湖沉积物的环境地球化学 [J].
杨汉东,农生文,蔡述明,蔡庆华 .
水生生物学报, 1994, (03) :208-214
[7]   西昆仑山区湖泊初探 [J].
李世杰 ;
郑本兴 ;
焦克勤 ;
不详 .
海洋与湖沼 , 1993, (01) :37-44
[8]  
武都泥石流显微构造及其形成机制初探[J]. 方小敏,沈明智,牟昀智.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2)
[9]   跨江南北的古云梦泽说是不能成立的——古云梦泽问题讨论之二 [J].
蔡述明 ;
官子和 .
海洋与湖沼, 1982, (02) :129-142
[10]  
三峡工程与长江中游湖泊洼地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濮培民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