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与其三系茎、叶解剖的比较研究

被引:7
作者
利容千
曾子申
机构
[1] 武汉大学生物系,武汉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节间; 水稻茎; 品系(育种); 三系; 维管束结构; 叶解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杂交水稻与其三系茎、叶解剖的比较有些区别。杂交水稻茎的节间比其三系表现在表皮下和维管束鞘的厚壁组织,以及它的基本组织、维管束的分化程度都较发达;而其基本组织贮藏的淀粉粒则比其三系少得多,随着茎节的增高,淀粉积累愈来愈少或没有,但其不育系淀粉积累最多,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淀粉积累则居于中间状态。旗叶的叶肉细胞层次,细胞和维管束的数目,以及主脉的结构和维管束数,杂交水稻都比其三系发达,这些解剖学特征都能使杂交稻增强光合作用能力,加强代谢运输,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抗性,达到高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4+223 +223-2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杂交水稻高产群体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研究 [J].
颜振德 .
作物学报, 1981, (01) :11-18
[2]   野败型杂交籼稻基因型的初步分析 [J].
高明尉 .
遗传学报, 1981, (01) :66-74
[3]   野败型杂交水稻生育期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J].
潘熙淦 .
遗传, 1981, (01) :25-27
[4]   水稻三系和杂种一代核组蛋白的比较研究 [J].
何笃修 ;
徐典明 ;
戴尧仁 .
遗传学报, 1980, (03) :208-214
[5]   水稻不同细胞质类型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J].
朱英国 .
作物学报, 1979, (04) :29-38
[6]   早秈杂交水稻及三系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 [J].
肖翊华 ;
何芳禄 ;
陈克成 ;
何之常 .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02) :65-78
[7]   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解剖学和细胞学观察 [J].
潘坤清 .
遗传学报, 1979, (02) :211-215+239
[9]   几种农作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J].
利容千 .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8, (01) :83-96
[10]   杂交水稻在麦稻两熟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J].
颜振德 .
中国农业科学, 1978, (02)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