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棉花再生体系研究(摘要)(英文)

被引:3
作者
侍福梅
王超
机构
[1] 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绿色棉花; 茎尖; 遗传转化; 农杆菌;
D O I
10.16175/j.cnki.1009-4229.2010.01.017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对农杆菌法介导的绿色棉花茎尖转化体系进行筛选优化,为基因工程辅助彩棉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天然绿色棉花的茎尖作为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筛选绿棉茎尖再生体系的最佳条件,包括茎尖外植体最佳苗龄的筛选,激动素(KT)最适浓度的筛选,卡那霉素(Kan)敏感浓度的筛选,农杆菌菌液最佳侵染浓度的筛选以及真空渗透条件的优化筛选。[结果]3日龄的绿棉茎尖为最佳转化外植体;在OD600值为0.5的农杆菌菌液中侵染10min,同时辅助真空渗透的侵染效果最佳;在茎尖最适培养基MS+lmg/LKT,pH值5.8上共培养24h,转至Kan浓度梯度为30、50、70mg/L的筛选培养基上选择培养,茎尖分化苗阳性率达34.6%,并获得了绿棉9804的Kan阳性苗。[结论]绿色棉花比白色棉花更有利于进行遗传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农杆菌介导的海岛棉茎尖再生体系及其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J].
翁琴 ;
陈全家 ;
孔庆平 ;
张国政 ;
武金玲 ;
曲延英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4) :63-67
[2]   适于基因枪转化的棉花茎尖培养及筛选体系初探 [J].
于娅 ;
刘传亮 ;
马峙英 ;
李付广 .
棉花学报, 2003, (05) :274-278
[3]   利用目的基因转化技术培育棉花抗病新品种 [J].
乐锦华 ;
祝建波 ;
崔百明 ;
朱新霞 ;
王爱英 ;
陈正华 ;
刘桂珍 ;
李国英 ;
简桂良 ;
吴刚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173-178
[4]   中国棉花转基因研究与应用 [J].
刘方 ;
王坤波 ;
宋国立 .
棉花学报, 2002, (04) :249-253
[5]   有色棉茎尖培养初探 [J].
王冬梅 ;
孟庆玉 ;
李建平 ;
危晓薇 ;
黄全生 .
中国棉花, 2002, (02) :25-26
[6]   棉花茎尖分生组织在微粒轰击法基因转化中的应用 [J].
朱卫民 ;
吴敬音 ;
佘建明 ;
蔡小宁 ;
朱祯 ;
李向辉 .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02) :11-16
[7]   陆地棉微茎尖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张献龙,林双龙,吕复兵,董新国 ;
不详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1996, (03) :210-214
[8]  
转基因棉花[M]. 科学出版社 , 贾士荣等主编, 2001
[9]  
Improvement of cotton fiber quality by transforming the acsA and acsB genes into Gossypium hirsutum L. by means of vacuum infiltration[J] . X. Li,X. D. Wang,X. Zhao,Y. Dutt.Plant Cell Reports . 2004 (9)
[10]   High efficiency transformation protocol for three Indian cotton varieties via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J].
Satyavathi, VV ;
Prasad, V ;
Lakshmi, BG ;
Sita, GL .
PLANT SCIENCE, 2002, 162 (02) :2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