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从滨里海盆地上古生界油气探讨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科学思路
被引:2
作者:
张景廉
王新民
李相博
于均民
周晓峰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
来源:
关键词:
滨里海盆地;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
生物礁;
白云石化;
油气生成;
无机成因;
成藏模式;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久攻不克”,其中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和油气运移是两大难题。滨里海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储量的地质成藏条件分析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模式,即碳酸盐岩油气生成与地幔流体以及与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有关。原油、沥青、干酪根的 Pb、Sr、Nd 同位素组成、碳酸盐岩矿物与含水矿物的高温、高压实验、热液条件下 HCO3-与 H2的实验均证实了上述认识,油气可以通过无机反应生成。根据这一油气生成模式,应该重新审视中国油气勘探的方针。近期可在西部三大克拉通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及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区以“碳酸盐岩—生物礁(白云岩化)—膏盐”的岩性结构为模式有望找到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关键是对生物礁的勘探及识别技术的突破、白云岩孔洞、裂缝储层的识别、预测及膏盐层钻井技术的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5
+5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