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演变——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为例
被引:18
作者:
晨光
[1
,2
]
张凤荣
[1
,2
]
张佰林
[1
,2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
[3]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生计;
农村居民点;
参与式农村评估;
土地利用形态演变;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农牧交错区的阿鲁科尔沁旗为例,选取7个典型村,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特征及其与农牧户生计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由纯牧型农村居民点演变而来。人口增加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和草原开垦耕种,农牧户生计策略转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农村居民点向半农半牧型转变;2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逐渐多样化。从改革开放前居民点内部以农村宅基地占主导,到改革开放后居民点内部公共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迅速扩大;3由于农牧户生计活动的多样化和非农化,农村宅基地内部不但包括居住用地(住房),还包括生产性用地和生产辅助性用地(如牲畜的棚圈、菜园和粮草仓库等)。研究认为,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人均居民点用地和户均宅基地都远大于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是与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和生计需求紧密相关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16 / 132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