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及其正断层机制的区域构造解释

被引:92
作者
万永革 [1 ]
沈正康 [2 ]
盛书中 [1 ]
徐晓枫 [3 ]
机构
[1] 防灾科技学院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
[3]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于田地震; 断层相互作用; 震源机制; 动力学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计算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导致周围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库仑应力在贡嘎错断裂的西南段和东北段、康西瓦断裂东段和西段、普鲁断裂西段、龙木错—邦达错西段、阿尔金断裂和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增加分别达6.9×10~4Pa、4.4×10~3Pa、8.0×10~5Pa、2.8×10~3Pa、2.3×10~4 Pa、5.7×10~3 Pa、1.6×10~3Pa和1.1×10~3Pa,而使得贡嘎错断裂中段、康西瓦断裂中段、龙木错-邦达错东段、普鲁断裂中段和喀喇昆仑北段断层上的库伦破裂应力减小分别达3.9×10~5Pa、5.8×10~5Pa、1.5×10~4Pa、1.5×10~4Pa和1.1×10~3 Pa.根据康西瓦的断层滑动速率估计该地震使得中段特征地震延迟1~127年,使得东段特征地震提前2~138年.计算还得到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Mw7.6地震在于田地震破裂面和滑动方向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为10~20 Pa,虽然有利于于田地震的发生,但数值太小,难以看到明显的触发作用.分析了该地震及其周围已发生地震出现正断层机制的原因.认为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北北东向推挤作用下,相对塔里木块体,青藏高原北缘的柴达木块体沿阿尔金断裂东向运动,而兴都库什块体沿喀喇昆仑断裂整体北西向运动.地震发生区位于此两块体之间,在双边动力相互作用下导致了东西向拉张的形变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2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华北地区近700年地震序列的数学模拟 [J].
王仁 ;
孙荀英 ;
蔡永恩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 (08) :745-753
[22]   根据地面形变的观测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的震源过程 [J].
陈运泰 ;
林邦慧 ;
林中洋 ;
李志勇 .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3) :164-182